央行与财政部互怼?
导语
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7月13日发表文章,主要是怼财政部太不积极甚至“耍流氓”。对此,财政专家隔空回应:质疑财政假注资很不专业。央行代表和财政部代表“互怼”这事吊足众人胃口,引发市场关注。
头条
央行财政部互怼 祸起地方举债?

央行与财政部互怼,祸起地方举债?专家表示互怼不如牵手。...[详情]

聚焦:“央妈”VS“财爸”
争辩财政货币政策最优解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共同做好宏观经济调控才是最优解。...[详情]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协调?

财政政策不够积极,还是货币政策不够松?都是债务惹的祸。...[详情]

央行徐忠:当前财政政策大有可为

思考财政问题,一定要站在国家的高度而不能是部门的立场。...[详情]

财政部大将论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部大将出马: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不是“大水漫灌”。...[详情]

财政金融之争也从来不是稀奇事

当下金融系统最急迫的任务是什么?拆弹打大鳄!...[详情]

“央财互怼”背后
央行与财政部互怼背后核心问题

央行代表和财政部代表撕逼这事很有意思,核心的几个问题值得关注。...[详情]

互怼背后深层难题是软预算约束

贾康表示指望财政部门提高赤字配合货币部门去杠杆,建设性不足。...[详情]

财政与金融不能任意替代

财政与金融不能任意替代,各司其职方能防范化解风险。...[详情]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配合?

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撰文称,多个现象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详情]

积极财政政策如何真正积极

总体来看不少观点是值得借鉴的,但也不乏可商榷之处。...[详情]

货币不是央行一家印的

央行有控制货币总量的职责,但不是所有的货币投放渠道,都掌握在央行手中。...[详情]

专家观点
官员:财政政策是否积极?

对于财政政策是否积极,相关部门人士有不同看法。...[详情]

机构:财政政策如何“积极”

积极财政政策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稳增长作用?...[详情]

学者: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详情]

业内:理清财政和金融的关系

财政部湖南专员:要进一步理清财政和金融的关系。...[详情]

“央妈”动向
窗口指导银行增配低评级信用债

央行窗口指导银行增配较低评级信用债,市场争议AA+债券流动性能否恢复。...[详情]

央行连续释放流动性

央行连续释放流动性,专家预计9月份或再降准。...[详情]

央行出手力挺现金支付

更多的实体店可以让消费者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自由选择。...[详情]

央行半月频发流动性红包

从净回笼走向净投放,货币政策层面已经在展现一种态度。...[详情]

“财爸”动向
财政部通报多地违法违规举债

财政部通报多地违法违规举债行为,有银行遭罚显示地方债监管边界拓宽。...[详情]

扩大小微企业税优政策范围

财政部发布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详情]

财政部: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财政部:进一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引导社会资本规范参与农业PPP项目。...[详情]

首次明确财政部门履行出资职责

首次明确财政部门履行出资职责,国有金融资本要回归本源。...[详情]

热点专题
中国促抗癌药降价组合拳升级##专题##

最近一段时间,一部《我不是药神》的电影让“抗癌药”话题引发热议。...[详情]

“剧透”2018:国改东风正当时##专题##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的并购重组力度也在持续加大。...[详情]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