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印发修订后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自6月1日起施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禁增加钢铁产能总量。未完成钢铁产能总量控制目标的省(区、市),不得接受其他地区出让的钢铁产能。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禁增加钢铁产能总量。未完成钢铁产能总量控制目标的省(区、市),不得接受其他地区出让的钢铁产能。长江经济带地区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冶炼项目。...[详情]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指出,2017年发布的原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出现了四类问题,一是产能置换比例偏低,非重点地区没有明确具体的置换比例要求。二是产能认定标准不统一,置换过程中存在打政策“擦边球”等现象。...[详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下称《办法》),自2021年6月1日起实施。《办法》明确,无论建设项目属新建、改建、扩建还是“异地大修”等何种性质,只要建设内容涉及炼铁、炼钢冶炼设备地点、型号、规模等任一变化的,须实施产能置换,简言之,即“动设备、须置换”。...[详情]
《实施办法》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禁增加钢铁产能总量,长江经济带地区禁止在合规园3区外新建、扩建钢铁冶炼项目等新增多项去产能要求。...[详情]
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称,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各地区自2020年1月24日起,不得再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不得再备案新的钢铁项目。...[详情]
4月以来,已有超过10家(次)钢铁公司获得机构调研,如中钢国际、华菱钢铁、鞍钢股份等,值得一提的是,多只钢铁股均在机构调研后迎来股价显著上涨。另外,在调研名单中,记者发现不乏百亿级重量私募机构的身影,如4月9日华菱钢铁的机构调研名单中,王亚伟的千合资本赫然在列。...[详情]
中信证券认为,相较前一版本而言,本次办法强管控区域更广,置换比例要求更提高,监督更透明。预计后续产钢大省产能将面临更强监管,为完成钢铁产量的压减做充分保障,行业格局或明显改善。...[详情]
中泰证券指出,尽管近期钢铁产量和库存数据反映需求端出现放缓迹象,但钢价依然强势,限产预期对基本面支撑力度较强。钢铁股方面,二季度行业盈利有望重回历史峰值,如果股价因此次政策出现一轮调整。...[详情]
纳入申万钢铁板块的35只个股中,仅有久立特材一只下跌,其他34只钢铁股全部收涨,安阳钢铁、重庆钢铁、本钢板材等7只钢铁股报收涨停。...[详情]
经过五一假期休整,国内的投资者逐步回归工作状态,不过,过去三天海外市场大宗商品股期联动上涨特征明显,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整体上扬,通胀话题的关注度迅速升温。5月6日国内商品市场黑色系集体走强,A股市场也再现“煤飞色舞”行情。...[详情]
上一轮供给侧改革为钢铁行业带来了两年繁荣,但此后重归沉寂,今年碳中和相关政策密集推出,钢铁企业盈利重新大幅改善,这轮高利润持续性如何?碳中和会给行业带来哪些结构性变化?...[详情]
预计后续产钢大省产能将面临更强监管,为完成钢铁产量的压减做充分保障,行业格局或明显改善。继续看好利润拓宽以及集中度提升带来的高确定性机会,维持钢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重点推荐宝钢股份,建议关注华菱钢铁。...[详情]
中长期来看,对行业低碳发展、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等行业高质量发展议题产生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钢铁龙头企业有望在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受益更多,推荐宝钢股份和中信特钢。...[详情]
中泰证券指出,尽管近期钢铁产量和库存数据反映需求端出现放缓迹象,但钢价依然强势,限产预期对基本面支撑力度较强。钢铁股方面,二季度行业盈利有望重回历史峰值,如果股价因此次政策出现调整,仍可逢低布局半年报超预期的交易性机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