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港股登上历史巅峰,恒指收涨0.25%,报31983.41点,大市成交1782.55亿港元。自年初至今恒指已累涨6.9%,并且成交量持续维持在千亿以上。...[详情]
招银国际判断,2018年利好港股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经济显示较强的韧性及结构优化;中国资金外流忧虑下降;港股企业盈利继续上升,估值有望小幅上调;北水南下增加等因素。另外该券商表示,要判断恒生指数何时见顶,可以留意港股大市的成交额情况。...[详情]
中国内地经济强劲复苏、港股估值低等因素,促使全球资金重新战略性配置到中国资产,这是港股持续走强的主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港股通机制“挥师南下”的资金日益活跃,是港股走强的一大推手。...[详情]
究其原因,港股市场上恒生指数成分股的质量较高,是其市场能够持续创出新高的重要原因,换句话说港股新高本质上是“业绩牛”。港股创出新高,其实背后有多层次的因素。...[详情]
港股登上历史巅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关于港股、关于新高、关注市值、关于投资者,基金君详细整理出10大必看数据,让我们一起通过数据来深入了解港股的历史新高。...[详情]
从本质上来说,港交所所做的是独家的垄断性生意。让人振奋的是,港交所没有固步自封小富即安,而是积极推动中国和国际资产的互联互通,成为业务独特、质地优良的投资标的。...[详情]
广发证券指出,目前券商行业处于政策底、业绩底、估值底叠加,2018年市场环境有望边际改善,板块左侧布局价值凸显。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建议投资者奉行“以大为美”。...[详情]
周三(1月17日),港股通两市共净流入39.99亿元。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2.93亿元,港股通(沪)净流入26.82亿元。...[详情]
1月17日,港股午后持续走高,恒生指数扭转跌势,累计上涨0.25%报收31983.41点,创下历史新高。借助港股通南下的资金交易活跃,1月17日成交合计207亿港元。...[详情]
展望2018年,我们维持《港股在慢牛途中——2018年港股投资策略-20171212》观点,盈利改善和资金南下双重动力推动下,港股行进在慢牛途中。...[详情]
港股市场目前仍然是外资占主导的市场,但是内地资金占港股成交比例已突破两位数,在港股市场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我相信,随着沪、深、港三地互联互通机制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将南下香港,内地资金终将成为香港市场的主导力量。...[详情]
兴业证券张忆东表示,今年一季度港股行情相对二季度的可操作性更好,其中3月之前的行情可能好于之后。二季度可能有“假摔”,总体来看,维持2018年上半年港股牛市大概率仍将处于“底部的顶部”的判断。...[详情]
汪孟海认为,2018年的香港市场整体回报可能弱于2017年,但仍然很有吸引力。此外,受美国加息、资金博弈等因素影响,港股市场的波动可能加大,不过一些优质股出现调整,反倒是机会。...[详情]
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余昊表示,2018年中国内地企业盈利改善趋势没有改变,港股通资金流入有望更活跃,两者将共同支撑港股指数的收益上升,可以从盈利增速和估值扩张不同步的角度寻找投资标的。...[详情]
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恒生香港35指数、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恒生大型股指数、恒生中型股指数市净率分别上升0.012、0.010、0.016、0.010、0.013、0.015。...[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