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7年6月21日,A股第四次闯关MSCI新兴市场指数修成正果之后,关于入摩A股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6月1日,MSCI正式启动A股纳入进程,MSCI主题投资机会再获投资者瞩目。近日,MSCI连续发布临时公告,披露相关指数的股份调整结果。至此,MSCI自5月14日公布的即将纳入A股的234只成分股调整为226只。
大开放新时代。A股将迎来创建28年来,对外开放的最重磅事件:正式纳入MSCI。根据券商预测,A股目前只是按5%的市值因子纳入,今年会有上千亿资金流入,而未来如果按100%纳入将到1.8万亿左右的增量资金。...[详情]
A股在继昨日暴跌后,今日大幅反弹迎接A股“入摩”。不少白马股,也就是MSCI成分股纷纷大涨,其中颇受海外资金喜欢的食品饮料、家电、医药、餐饮等大消费板块的白马股集体发威,伊利股份更是以少有的涨停之势收盘。...[详情]
5月31日,沪市MSCI纳A板块上涨1.81%,成交76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4%。据了解,主要被动基金已完成建仓。上交所全力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基本实现了A股纳入MSCI指数的平稳过渡。A股开启了全面进入国际股票市场的新引擎。...[详情]
5月30日,明晟公司(MSCI)发布临时公告,东方园林、海南橡胶、中国中铁、太钢不锈和中兴通讯将暂时不被纳入MSCI 中国指数(MSCI China Index),也将从MSCI A股全球通指数(MSCI China A Inclusion )和MSCI中国A股大盘指数( MSCI China A Large Cap)剔除。上述个股截至5月30日尚在停牌。本次调整将自6月1日起生效。...[详情]
随着更多的海外投资者加入到A股的投资中,中期蓝筹龙头的价值重估趋势不容小觑。长期看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将逐步改变A股游戏规则。2017年以来外资流入加速,2018年3月底持股市值为1.2万亿,较2016年末增加85%。境外机构影响力越来越大,当前持股规模与境内公募基金公司持A股规模之比约为1.2vs 1.8万亿。...[详情]
总体来看,昨日市场在临近MSCI公布最终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方案的影响下,表现出明显的MSCI驱动特征。涨幅前三位的行业一直以来均为陆股通所代表的外资所追捧的行业,涨幅位居其后的非银金融和银行同样备受北上资金青睐。...[详情]
广发策略研报认为,纳入MSCI预计短期内会给A股额外带来约1000亿元的流入资金。短期来看,纳入MSCI对A股整体影响不大,在A股正式纳入MSCI前后市场对大盘股的风险偏好将有所增加。长期来看,机构投资者占比提高有助于A股长期保持稳定健康发展。...[详情]
申万宏源认为,2015年以来,MSCI新兴市场指数显著跑赢万得全A;2017年以来,MSCI大盘暂行指数较沪深300指数获显著超额收益。2018年有望迎来1000亿左右被动增量资金。外资加速A股美股化,外资影响日益深入,A股市场开放势不可挡。...[详情]
光大证券认为,MSCI不是救世主,短期助力反弹,长期不改走势。纳入MSCI指数对A股市场5月走势有积极影响,但不决定长期趋势。跟踪MSCI的160亿美元中,只有10亿美元是挂钩跟踪型的指数基金,不过,考虑到参考跟踪型基金的择时规律,在当下A股估值偏低的背景下,5月依然有可能有数百亿的资金流入A股。...[详情]
尽管MSCI纳入于6月1日以及9月3日正式生效,但是在18年4月以来北上资金已经开始呈现加速流入的迹象,在金融开放市场化以及制度化的双重推动下,A股市场的全球配置价值在逐渐显现,人民币资产配置经历从无到有,全球资金的陆续进场是大势所趋。...[详情]
从去年6月份公布将纳入A股的消息至今,MSCI纳入A股的准备已基本就绪。过去一年,各方做了哪些工作?海外资金何时入场布局?A股自身又起了哪些变化?日前,MSCI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研究部主管谢征傧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详解这些问题。...[详情]
MSCI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研究部主管谢征傧表示,追踪MSCI指数的主动型基金自去年起已开始提前部署A股入摩,而被动追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海外基金,预计会在MSCI纳入A股当日一次性调仓。...[详情]
这些投资者在看A股的时候,其实看的都是整个市场,包括港股、A股以及海外上市的中资股,而并非像以前那样割裂地投资A股、港股或中概股。他们无论在要求机构帮他们做委托投资(mandate)还是发行产品甚至投资时,都会以全中国(allChina)的角度来看。...[详情]
中金认为,自三月底以来尽管A股整体表现偏低迷,但沪深港通北向资金就一直在持续买入A股,这可能显示部分主动型基金已经在逐步买入。被动型基金为了减小跟踪误差则往往需要等到指数调整开始生效的日期附近才开始买入(即6月1日附近)。...[详情]